南通市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八期課題管理辦法
南通市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八期課題管理辦法
根據省教研室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教學研究第八期課題管理辦法如下:
一、管理組織
省重點課題,省教研室直管,市教科研中心協管;
省立項課題,省教研室委托市教科研中心代管,縣(市)、區教研室協管;
市重點課題,市教科研中心直管,縣(市)、區教研室協管;
市立項課題,市教科研中心委托縣(市)、區教研室代管。
二、時間要求
2009年12月立項,2010年6月前完成開題工作,並遞交開題報告,打印稿、電子稿均由課題所在縣(市)、區教研室統一交至市教科研中心。
2011年起省教研室及我中心開始組織對第八期課題的中期評估工作。
2012年6月前全部結題,並遞交結題報告,打印稿、電子稿均由課題所在縣(市)、區教研室統一交至市教科研中心。
因特殊原因,要求延期結題或變更課題主持人的,需向縣市(區)教研室、市教科研中心及省教研室分別遞交申請報告,且最遲結題時間不得超過2012年12月。
教研課題一般無滾動,若延期滾動,課題立項級別可能要降級。
過時未按要求開題、結題並報送材料的,將取消課題資格,不發結題證書。省教研室將在網上通報省級課題開題、結題情況。
課題研究中所需要用到的《開題論證書》、《中期評估表》、《結題論證書》、《課題變更申請書》等表格請統一到省教研室網站http://www.jssjys.com 首頁上“課題研究”欄目中“表格下載”一欄中下載。
三、日常管理
(一)分類管理
1.省重點課題
(1)省重點課題的課題主持人必須參加由省教研室組織的課題培訓活動。
(2)省重點課題的開題和結題,均由省教研室統一組織專家組成員進行現場開題與結題。專家組成員由高校專家、中學特級教師、市教科研中心領導、省及市學科教研員中產生,市教科研中心與課題組商報省教研室審定。
(3)省重點課題至少要有兩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的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論文方具有結題的資格。
2.省立項課題
(1)省立項課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市教科研中心負責。
(2)省立項課題的開題和結題,由市教科研中心統一組織專家組成員進行現場開題與結題。縣(市)、區教研室協助市教科研中心把關選定專家組成員。要征求省教研室意見,爭取他們參與。
(3)省立項課題要求至少有一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的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論文方具有結題資格。
省重點、省立項課題的開題、結題報告,均要發電子稿至市教科研中心,市教科研中心彙總發給省教研室。
3.市重點課題
(1)市重點課題由市教科研中心直管,課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各縣(市)、區教研室協管。
(2)市重點課題的開題和結題,由縣(市)、區教研室組織,專家組成員名單,由縣(市)、區教研室與課題組商報市教科研中心審核。
(3)市重點課題要求至少有一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的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論文方具有結題資格。
(4)市重點課題的開題、中期評估和結題等材料,須報市教科研中心審核、備案。
4.市立項課題
(1)市立項課題,市教科研中心委托各縣(市)、區教研室代管。各縣(市)、區教研室要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過程性管理,將課題的管理與指導、培訓、研討、交流結合起來。
(2)市立項課題的開題和結題,由縣(市)、區教研室組織,專家組成員名單及課題開題和結題等材料須報市教科研中心備案。
(3)市立項課題要求至少有一篇在縣(市)、區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的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論文方具有結題資格。
2011年起,省教研室、市教科研中心及縣(市)區教研室開始組織對第八期課題的中期評估工作。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顧問、課題組所在單位等有關人員,均不得為課題開題、結題論證專家組成員。
(二)開題、結題管理
1. 省重點課題,提前1個月提交《報告》(單位蓋章),一份寄省教研室,一份寄市教科研中心備案。
2.省立項、市重點課題,提前三周提交《報告》(單位蓋章),一式二份寄市教科研中心。
3.市立項開題,提前二周提交《報告》(單位蓋章),一式二份寄縣(市)、區教研室。
4.所有類別的課題,均要認真填寫統一格式的課題開題、結題《論證書》,省課題一式四份,市重點課題一式三份、市立項開題一式兩份交省、市、縣(市)區教研部門,附交一份開題、結題報告和《中期評估報告》。
5.開題、結題形式:省(重點、立項)課題,現場結題;市(重點、立項)課題,現場或通訊形式,視實際情況而定。
四、課題研究一般要求
1.課題性質
省教育廳正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評審中,省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為教科研的認定內容。
教學研究課題,屬以教學研究為主、較微觀的且學科特色鮮明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應用性的課題;研究周期二年。
2.課題研究的追求
態度認真,操作規範;紮實研究,追求高效。
開題,問題提出是起點,起點要有切入點,走進切入點,理論構想在眼前,你想幹什麼,思路梳理要優先。
課題研究方案(開題報告)文本參考格式:
·課題的界定與表述
·研究的背景、目標、意義和本課題的特色
·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研究的理論支撐
·研究內容的具體化表述
·研究的方法、途徑
·研究的計劃(階段任務、目標)
·研究的保障條件
·成果的形式
·課題組成員分工
·經費預算
中期,課題研究難,難在規範、紮實和創新,隻要認真和努力,課題研究有天地。
結題,課題研究有報告(結題報告),報告不是《研究方案》第二遍。
課題研究報告文本參考格式:
·導言,主要包括對研究問題的陳述、界定
·文獻綜述
·研究的背景、目標、意義和本課題的特色
·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方法或步驟
·結果:結合研究方案中提出的有關研究假設、研究目標等進行闡述
·結論、建議和啟示:注意結論與結果的區別
·其他部分(提要、參考文獻和文獻目錄、附錄<對應的各種原始材料>)
尤其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與《課題申請立項表》、《開題報告》、《開題論證書》等文本中的提法和表述,在思路的大方向上基本一致;
(2)實驗研究報告(實驗類課題須遞交此報告)
·題目 呈現研究的主要問題,準確、清楚;
·前言 提出問題,研究目的,研究目標,文獻考察,選題依據,課題價值意義,該研究已有的成果、現狀、問題及趨勢,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及研究的理論框架;
·方法 什麼條件、什麼情況、什麼方法、什麼事實表明評價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真實可靠性?
主要概念的定義,被試的條件、數量、取樣方法,實驗的設計、實驗組與對照組控製情況、自變量因素的實施及條件控製,實驗的程序(步驟安排、時間選擇等),資料數據的搜集和分析處理、實驗結果的檢驗方式(如計算公式);
·結果 對各實驗結果與假設的關係的簡要說明
具體有:以統計表、曲線圖等圖文結合形式進行的對定性資料的歸納與定量資料的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的邏輯推理的或統計研究得出的最終結果或結論;
·討論 研究結果的含義和意義評價,自己的認識、建議和設想;
·參考文獻和附錄 引用和提及的資料的來源,被試的分組情況、測試卷(或調查問卷)、原始數據(如分數、)、典型案例、觀察資料等原始資料的附錄。